竞速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查看: 4091|回复: 0

雅马哈当家跑车进化史:YZF-R1

[复制链接]

1046

主题

1226

帖子

5847

汽油

网站编辑

注册时间
2017-1-26
发表于 2019-1-15 10:32: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光阳摩托
  YAMAHA 当家仿賽车就属YZF-R 系列了,实际上,在日本车厂中,YAMAHA 的YZF-R 系列的年纪是相对年轻的,这是因为早在YZF-R 成为YAMAHA 四行程仿賽代名词前,
  还有著自上个世纪80年代就开始的FZR 系列。不过自从YZF-R1 取代FZR1000 以來,也已经有了18个年头,我们就來认识一下YZF-R1 这18年來的进化吧。
  1998 初代YZF-R1 998cc 150HP
DSC0000.jpg

  自1986年开始的FZR1000,面对強敌HONDA CBR900RR 的出现,显得力不从心,YAMAHA 因此开发下一世代的四行程仿賽车款,那就是YZF-R1。初代YZF-R1 考量大多数骑士并不会下賽道騎乘,开发便以山路乐趣为目標,在1997年米兰车展发表时,就主打着公路最速的概念。
  首先在引擎部份,透过拉高变速箱轴心位置,有效的縮短直四引擎的长度,达到紧致化的设计,这样的设计也成为之后各家仿賽车款效仿的对象。搭配Kehin CV 40mm 化油器,的998cc 直四引擎,拥有当时最強的引擎輸出150ps @ 10,000rpm ,最大扭力為108Nm @ 8,500rpm,干重也是当时最轻的177kg。
DSC0001.jpg

  初代R1 將变速箱位置往上並靠近汽缸,让引擎变的更小巧。
  隨著引擎的缩短,车架也一併缩小,搭載Delta Box II车架,使得YZF-R1 能縮短軸距至1385mm 卻不影响搖臂长度,搭配小角度的前傾角,创造令人惊艳的弯道性能,不仅仅在賽道上,在山路上也以銳利的划过弯道聞名,也因此有了弯道魔術師的美名。
DSC0002.jpg

  初代R1 的引擎与车架配置,成为現今仿賽紧致化的设计方向。
  做为FZR1000 的后继车款,初代R1 继承了FZR1000 所搭載的排气可变阀门EXUP 以及五汽门技術。而早在FZR1000 就成為標配的KYB 41mm 倒叉自然也是延用下來,延续FZR 成为日系公升級仿賽唯一搭載倒叉的車款。(註:当年Kawasaki 与SUZUKI 重点仍在750級別)
  初代R1 于1999年也做了些許修改,调整主、副油箱容量以及修改打档桿連桿等。
DSC0003.jpg

  延续FZR 的五汽门引擎。
DSC0004.jpg

  1999年的R1 只做修改油箱內的主副油箱比例。
  2000 二代YZF-R1 998cc 150HP
DSC0005.jpg

  YZF-R1 在2000年做了初次的改款,在原本性能已经相当強大的R1,进一步強化油门的反应与操控性,采用化油器結合油门位置感應器TPS 的做法,強化低转反應,并透过新设计的凸輪軸与改善潤滑方式,有效引擎內部磨擦,也降低引擎运转噪音,让二代R1 擁有較宽广的动力域,同時车重也減輕2公斤來到175kg。
DSC0006.jpg

  2000年的引擎是以前代修改而來,改善潤滑,并結合TPS。
  变速箱部份采用鉻鉬处理的换档軸以及全新設设计的换挡机构,改善初代R1 传动部份的缺点,能更有效減少换档的空窗期,而一档齿比在这代也进行修改,有更好的延伸性。
  外型雖然看起來并无太大差异,但都做了小部份的修改,车頭与侧整流罩都更銳利化一些,降低3%的風阻系数,而风镜則重新设计成更利于保护騎士的造型。坐位进一步的向前延伸,改变车辆重心配重,能让重心更接近前端,有利騎士掌握前轮路感,油箱后方角度也更平緩,並改善双脚夾持性。
DSC0007.jpg

  油箱的角度也更平緩。
  2002 三代YZF-R1 998cc 152HP
DSC0008.jpg

  在2002年YZF-R1 首度导入电子噴射系統,进入噴射化时代,引擎部份大致不变,但许多零件都更新,像是汽缸套改成更耐高溫也能降低油耗的高矽含量鎂合金材质,并將让位置調整的更高,能更接近车辆的滾转軸心。节流阀进气口搭配吸引式活塞阀门,让动力能夠直接的反应油门操作。空滤盒也將进氣方向转向前方,得以吸入较冷的空气,這些改变让马力获得进一步的提升。
  为了提供更好的操控性,车架采用全新的液体压铸技術制成的Delta Box III 车架,能減少车架焊接处,进而提高30%的刚性。同时Delta Box III 车架与以往不同,將副车架设计为可拆卸的方式,使得车辆改裝上也更有弹性。除了新车架前端几何造型的修改,前叉也升級至43mm 倒叉,并將行程由135mm 縮短至120mm,提供更清晰的路感。
DSC0009.jpg

  首次噴射化的R1,尾灯也改为LED设计。
  在三代R1 上也首次使用全新的鈦合金排气管,包括头段也使用鈦合金材质,搭配新的不对称搖臂,排气管设计也能不受限原本的搖臂位置而做妥协。其他外形上除了更尖銳外,尾灯也改为单灯式的LED 尾灯,让车尾线条更洗鍊。另外,黃金双子星卡鉗以及超转灯也都是在这一代的R1 中导入。
DSC00010.jpg

  2004 四代YZF-R1 998cc 172HP
DSC00011.jpg

  第四代R1 是首次大改款,马力重量比达到1:1,172ps 对上172kg 的干重,外形上也有了明显变化,采用四头灯双鹰眼设计,提高车头的识别度,排气管也由側边改为车尾下方双排气管的配置,这样的外形概念成为R1 元素一直維持到2014年。
DSC00012.jpg

  四代R1开始的尾排设计元素,一直延续到2014年。
  新的引擎改变縮短活塞行程,缸徑与行程为77 x 53.6 mm,以获得更高的可用转速,比起前代R1 紅線转速提升2,000转。同時也首次搭載Ram Air 進气以及双节流阀设计,第二节流阀由电脑控制驱动,进一步提高马力。
  引擎本身的压缩比也提高至12.4:1 之外,汽缸与曲軸箱的夹角也增加到40度,让引擎更加前傾,让車架的双翼樑在后端能收的更直也更窄,让车架宽度減少64mm,几乎与油箱差不多,帶來更好的骑乘感受,并能有效抑制前轮浮举的情況。另外由于引擎缸头位于车架下方,新的车架也具有更好的強度,因此第四代R1 的引擎不再是车架受力的一部份,让引擎汽缸与曲軸箱可以採用螺丝固定,成为兩个独立零件,而不是一体式的設計。
DSC00013.jpg

  引擎角度更加前傾,让引擎位在车架下方,也让车架能收的更窄。
  其他设计也受到MotoGP 技術的影响,包括使用倒掛桁架式的后搖臂设计、辐射卡钳以及原厂搭載防甩头,結合车架的改变,第四代R1 能有效的抑制急加速或急減速产生的车体晃动。
DSC00014.jpg

  來自MotoGP 的倒掛桁架式后搖臂设计。
  2006 四代半YZF-R1 998cc 175HP
DSC00015.jpg

  这代R1 是以第四代R1 更加精进而來,在外型上几乎一样,但改以更短的进气导管,提升高转速性能,將马力提升到175HP。车架底盘則做了较多的微调,改善运动性,包括后搖臂加长20mm 提高后轮循跡性,并增加前半部1% 的比重。由于整体來说可以说是四代R1 的改良版,因此在歐洲來說仍属是第四代,以日本來说,则是车体部份有所变动即是下代车款,因此日本称为第五代R1,在這小編则认为只是些许的小改款,就以四代半去称呼这代R1。
  2006年也正逢YAMAHA Motor 创厂50周年,特別以第五代R1 为基礎,推出兩款特殊车,分別是50周年黃色經典配色的YZF-R1 以及性能強化版的YZF-R1 SP。50周年版与一般版大至相同,仅仅是特殊配色与专属名牌,而SP 版则是在操控性能的全面提升。
DSC00016.jpg

  2006年正好是YAMAHA Motor 创厂50周年,推出週年紀念R1。
  YZF-R1 SP 為限量车款,在北美称为YZF-R1 LE(Limit Editon),北美与歐洲配額各500輛,以及其他市場330辆,共1,330辆。原厂即搭配滑动式離合器、可调座高的Ohlins 后悬吊、Ohlins 倒叉以及比原厂轮框輕400g 的Marchesini 锻造鋁框,其中悬吊系統与肯尼王车队的M1 相同。车架与Case 也采用不同与标准版的表面处理,突显SP 版的独特性。
DSC00017.jpg

  R1诞生至今,唯一的限量车款,R1 SP。
DSC00018.jpg

  R1 SP 搭載当年与GP 同级的Ohlins 前叉。
DSC00019.jpg

  当年与GP 同級可调車高的Ohlins 后悬吊。
DSC00020.jpg

  Case 与车架採用与一般版不同的表面处理。
DSC00021.jpg

  搭配Marchesini 锻造框。
  2007 五代YZF-R1 998cc 180HP
DSC00022.jpg

  第五代R1 的目標是锁定拥有600cc 級別的操控性,为了实现这一目標,最主要是对整個底盘的剛性平衡調整。 采用新的DeltaBox 车架、搖臂、前叉以及新的對六活塞卡鉗,來达到这一最主要的目的。
  YAMAHA 將卡鉗由原本的四活塞增加到六活塞,目的是为了縮小前碟尺寸,进而減小前轮的簧下重量,并透过六活塞卡鉗保持同样的制動水准。同时这一代开始,原本搭載在SP 版的滑動式離合器,也成为R1 的标准配備。
DSC00023.jpg

  另外第五代R1 也正式放弃自FZR 时代以來的五汽门设计,改回一般傳統的四汽门缸头,并將压缩比提高到12.7:1 外,汽门也改用更轻的鈦合金汽门。也道入2006年开始陆续应用在YAMAHA 车系的YAMAHA 晶片控制系統(YAMAHA Chip Controlled,YCC),运用在R1 上的为电子線控油門YCC-T 与可变进气導管YCC-I,最大馬力达到180HP。
DSC00024.jpg

  引擎改回四汽门设计,并搭配鈦合金汽门。
DSC00025.jpg

  第五代R1導入YCC-I 可变进气導管。
  为了因应日渐严格的环保法规,第五代R1 採用三向觸媒转換器,使其通过歐盟3期环保,即使如此全車干重也仅有177kg。
DSC00026.jpg

  排氣管內設有三向觸媒轉換器。
  2009 六代YZF-R1 998cc 182HP
DSC00027.jpg

  经过10年的演进,YZF-R1 再次进行了大改款,除了全新的外型设计,更重要的是搭載來自MotoGP 厂车技術的不等間隔点火引擎(十字曲軸),這也是第一款市售摩托车采用十字曲軸的车款,行程也再次縮短1.4mm,让缸徑与行程为78 x 52.2mm。
  不等間隔點火的设计,让第六代R1 引擎聲浪与其他直四引擎聲浪完全不同,同時这样的设计正是來自GP 中,为了獲得更好的后轮循跡性而來。
  第六代R1 新增了第二噴油嘴,让引擎中高转速的反應性能更佳,并跟隨主流,加入动力选择模式,可根据騎士技術与环境需要,快速切換动力輸出的反应。排气管也根据新引擎不等間隔點火的脈动重新设计,并保持原本R1 的尾排设计,引擎最大马力为182HP @ 12,500rpm。
DSC00028.jpg

  全新的车架为了发挥新的引擎全部潛力而开发,引擎再度回到车架受力的一部份,汽缸与曲軸的角度略为回正至前傾31度,并將引擎位置往更前方摆放,藉此提高前轮紧贴地面。原厂腳踏位置即具備調整功能,副車架更采用轻量化的鎂合金材质。
  悬吊部份在后悬吊具被高低速阻尼分开調校功能,前叉則改用右边回彈阻尼、左边压缩阻尼的设计,可以提供骑士更精準快速的調整,同时因为油路更加单纯,调整钮也都能设在前叉上方,让調整更容易外也能減轻前叉重量。
  外型上更首次將Ram Air 与大灯视觉造型結合,鷹眼轮廓下,只有魚眼灯組为实际的大灯,兩側則是Ram Air。新的魚眼大灯也是第六代R1 的一大特色,透過內部的远近光切換机构,让第六代R1 不论近灯与远灯都能維持双灯开启,而非之前的兩个远灯搭配兩個近灯或是其他车厂常用的独眼龙配置。
DSC00029.jpg

  第六代R1 改用鱼眼设计也是一个新的突破。
  其他还包括在仪表中加入档位显示,以及电子防甩头等操控安全性的配备。自第六代R1 开始,根据製造商间的协议不再標示干重,都以油水加滿的湿重为主,而第六代R1 的湿重为206kg。
DSC00030.jpg

  2012年R1 做了小小的修改,在硬体部份的车架、引擎维持不变,但修改了ECU设定,并加入6段可调循跡控制系統。另外則是外形部份,头罩部份略为修改,加入LED 灯眉,并換上不同的把手盖与排气管防燙盖,同年也推出庆祝YAMAHA 參加MotoGP 50 周年配色版本。
DSC00031.jpg

  2012年R1 外型加入LED 灯眉。
DSC00032.jpg

  2012年慶祝YAMAHA 參加MotoGP 50 週年的紀念配色R1。
  2015 七代YZF-R1 998cc 200ps
DSC00033.jpg

  2015年的R1 再次进行大規模的改款,YAMAHA 甚至表示除了名称为R1 之外,几乎可以說是全新的一款车。确实在外型上,以MotoGP 厂车YZR-M1 的外型为主,让这一代R1 与以往外型差异甚大,更采用外型隱藏式概念的LED 大灯,让全车乍看之下如同沒有大灯的厂车一般,同時也將R1 从初代的公路最速理念,转变为賽道最速的开发目標。
DSC00034.jpg

  充滿YZR-M1 外型影子的第七代R1。
  第七代R1 虽然保持998cc 排气量,但行程再次縮短1.3mm,缸径行程为79 x 50.9mm,并搭配鈦合金曲軸连桿,让引擎转速提升,將动力曲线进一步往高转大马力的方向移动,最大马力达到200ps。而全车使用包括鋁合金油箱、铸造鎂合金框、轻量鍛造鋁合金活塞、鎂合金油底殼与轻量化車架等等,让第七代R1 的湿重仅有199kg,达到湿重的马力重量比1:1的境界。
  刹车在第七代R1 再度改回四活塞卡鉗,但採用更大的活塞口徑,因此碟盘尺寸也加大回320mm。同時为了強化弯道性能,軸距也進一步的縮短,比起前一代R1 縮短10mm。
DSC00035.jpg

  车架引擎都做了大幅度的革新。
  而第七代R1 最突破性的进化并非机械性的部份,而是导入大量自MotoGP 下放的电控系統,這也是日本车厂第一款大量搭載輔助电控的車款。除了傾角感应式循跡控制与动力模式之外,还有电子联动刹车、ABS、彈射起步控制、孤轮抑制、滑动控制系統、快排,而這些全都是建立在內建的六軸感應器之上,让上述电控的介入精準度能媲美厂车水准。
DSC00036.jpg

  大量电控的导入,让第七代R1 再次成为日系车款的领头羊。
  第七代R1 发表的同時,也同步发表性能強化版的R1M,全车搭配Carbon 整流罩,Ohlins 半主动电子悬吊,並將通许控制单元(CCU)列為標準配備,是一辆专为賽道而生的版本。虽然并非限量版,但因产能问題,每年配額也有限。
DSC00037.jpg

  原厂搭配电子悬吊与Carbon 整流罩的R1M。
  在2016年,除了原本的R1 与高性能R1M 外,在北美市场另外推出了更平价的R1S。主要改变在动力心臟部份,引擎曲軸连桿並非標準版的鈦合金材质,因而让引擎轉速有所限制,ECU Map 也做了相对应的修改,让R1S 相对R1 更著重中低转速的輸出。R1S 的马力略小,车重略重,但电控配備則是一樣不缺,用以滿足沒有賽道需求的车主。
DSC00038.jpg

  取消鈦合金連桿等高單價輕量化零件的R1S。
  结语
  原本公升级仿有HONDA 与YAMAHA 在开发,同时期SUZUKI 沒有公升级仿賽,KAWASAKI 的ZX-9R 其实更接近旅跑。当年日本车厂的仿赛主战场仍是750级別,直到YAMAHA 推出YZF-R1 才真正引爆戰火,迫使日本车厂积极开发公升仿賽,始終守著GSX-R750 的SUZUKI,也在2000年推出公升级的GSX-R1000。
  从R1 的进化,我們也能看到车款市場的变化,当初以公路最速为目標,時至今日,也以賽道為主战产。而且从中也能看到,仿賽的骑乘理念从90年代至今,越來越著重前轮荷重的操控,接下來,便是往电子控制方面去发展。相对其他车系,R1 的历史并不長,未來R1 的演进也是相当令人期待。

DSC00039.jpg
来源:网络转载
『金牌车友』级别以上才可以设置签名,设置签名后,本签名自动消失! 点击小企鹅即可以呼叫管理员:我要呼叫管理员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PP客户端下载

QQ|APP下载|新浪微博|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竞速论坛 赣ICP备2021005054号-1

GMT+8, 2025-1-23 04:00 , Processed in 0.062921 second(s), 12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9-2020 591moto.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