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象丛生”的另一表现就是缺乏监管导致的市场混乱。入局时豪气万丈,一掷千金想要改变行业的现状,出局时仓惶离场却要由消费者来买单。如果说层出不穷的退款难、提现难、体验差等等问题只是缺乏监管下行业混乱的缩影,那么骇人听闻的顺风车命案则将共享出行的安全问题推上舆论的风口浪尖。2018年5月6日,一名未满21岁的空姐午夜搭乘顺风车前往郑州市区途中遇害,经警方侦破,其搭乘的顺风车司机系作案凶手,该司机案发后弃车跳河。消息一出,舆论哗然。民众呼吁取消网约车平台,滴滴、高德、滴答等共享出行平台不得已下线顺风车业务来平息众怒,然而这毕竟不是长久之计,这是一场没有赢家的战争。一个健康的网约车市场,需要健全的法律来支撑,共享出行,亟需监管的力量。
尽管共享出行在发展的过程中问题百出,其盈利模式也至今仍在探索之中。但仍有无数勇敢的后来者前仆后继,它几乎是当下众多车企寻求转型的首选方案,也几乎所有的企业都在该领域进行了布局。在他们眼里,共享出行俨然是一块大而美的蛋糕。其背后的商业逻辑又是什么?
毫无疑问,我国汽车市场由增量市场进入存量市场的趋势,各大车企生存空间缩小,利润下降的事实,是倒逼企业转型,走向共享出行的重要因素。这一点在2018年这个车市的寒冬里尤为明显。中国汽车市场在高速发展了28年以后,终于在2018年迎来了负增长的时代,而这,仅仅是一个开始。对于汽车行业,自动驾驶、5G互联、共享出行都是未来的必由之路,他们分属不同的产业,却又在产业融合的大背景下通过汽车连接在一起。对于车企来说,自动驾驶投入巨大又前途未卜,5G网络还有待配套基建的进一步完善,那么迎合市场需求的共享出行无疑是他们在当下尝试转型最好的选择。如果说在此之前的共享市场,大部分只是腾讯、阿里、美团等互联网公司涉足汽车行业的一次试水,那么从去年开始,各大主机厂的陆续加入则让这里真正变成群雄逐鹿的战场。2018年11月,上汽宣布进军网约车市场,2019年2月,吉利汽车子公司曹操专车升级为曹操出行,甚至连奥迪也推出了Audi on demand+移动出行服务,想要在共享汽车领域分一杯羹。汽车是重资产的投入,随着互联网公司轻资产优势的慢慢消失,有着车源供给优势的整车企业,势必将再次在共享出行领域占据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