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涡轮也能增压 Ram-Air技术到底是个啥?
为了让车辆拥有更强劲的动力表现,除了各种减重、升高配置外,最直接的办法就是提升发动机的功率,而对于发动机动力提升最直接的做法,就是简单粗暴的给它加个涡轮。这一点在汽车产品中已经屡见不鲜,但是放在摩托上,除了H2R两兄弟及少数车型之外,用上涡轮的摩托车却并不多见。不过借鉴涡轮的方式给发动机“加点料”的方法却并不在少数,今天贱贱就来跟大家聊一下摩托厂商常用的“伪涡轮”到底是什么东西。
众所周知的是,在汽车产品上,涡轮的作用是在发动机进气行程中,通过扇叶的转动向进气道吸进更多的空气流量,让进气道内的空气压力及密度增大,这样能够在不改变发动机内部结构的同时,尽可能多的增加混合气的密度,来获取更大的做功效率。
另外,在涡轮扇叶高速旋转的过程中,也会让进气道内的气体产生涡流,进一步加强空气流动效率、气体压力及密度。
但是涡轮同时也存在着相当大的缺点,首当其冲的就是过高的工作温度。对于汽车来讲不过是增加一个中冷器的问题,但是对于摩托车局促的空间布局而言,涡轮的温度处理不好就相当于在裤裆中间夹了一个火炉。同时增加涡轮后还需要考虑涡轮迟滞、气门正时、缸内加强等等因素,而这些容易增重的工序往往是拼命偷轻的工程师们最不想见到的。
于是在涡轮的原理上,由川崎最早提出了Ram-Air(冲压空气)技术,用高速行进时的强大风压,来替代涡轮扇叶的作用,直接增强特殊进气道内的空气流速,实现增压目的。
Ram-Air通过在车辆前方设置特定位置和角度的进气口,让高速行驶时的迎面风直接吹击进气口,依靠空气的流动惯性产生压力,在Ram-Air管道中形成高压高密度的气流,以此来提升车辆在高速下的进气效率,获得更高的发动机动力输出。
与涡轮相比,Ram-Air技术在能够避免涡轮工作时产生的噪音及高温,同时没有涡轮因转速
问题带来的迟滞。
但同时,Ram-Air的工作效率也取决于车辆的速度,在低速行进时,Ram-Air基本上没有太大效果。另外,Ram-Air技术不会产生涡轮增压的“进气道涡流”现象,工作效率相对较弱一点。
Ram-Air技术不仅仅是在车头掏个洞这么简单,除了要考虑足够的进气量之外,还要将进气口的角度、进气道的造型及走向、车体的空气阻力等考虑进去,甚至连驾驶路段的空气质量等都会对Ram-Air的工作效率造成影响。
原装RAM-AIR进气道
改装RAM-AIR进气道
而川崎当家的H2R同时运用了Ram-Air和涡轮增压这两种方式,获得了更强的压缩进气效果,使得它成为了当今的量产之王。
1990年,在当年的旗舰运动车型:ZX-11(ZZ-R 1100)上,川崎首次引入了Ram-Air技术。凭借着出色的空气动力学设计和冲击空气带来的强悍马力,让ZX-11直接把表底数字刻到了320km/h,连续六年称霸了摩托届的速度王者。
在随后的ZX-11升级版本及ZX-9R中,更是出现了双通道的冲压空气系统。而后在ZX-6R、ZX-10R、ZX-14R及H2R等历代性能车款中,Ram-Air系统也一直如影随形,持续发挥着其在川崎产品中的重要地位。
在Ram-Air技术获得十分亮眼的表现之后,各个性能厂商也纷纷研发出自家的冲压空气技术,包括宝马S1000RR、雅马哈YZF-R6、本田CBR 600RR等在内的车型,也都使用了各种不同类型的冲压空气系统。
但值得一提的是,并非所有在头上开洞的车型都是为了获取冲压空气。KTM全新的“剑道脸”设计,虽然也在车头设计了通风口,但是却是为了给功能强大地 LED灯组进行降温散热。
另外,春风诱人的公升概念车型V.02-NK则是采用了水箱后置的布置方式,通过车身前部的进气口将冷空气导向后方,来给水箱进行降温。
Ram-Air充分利用了车辆高速行驶时的空气流动惯性产生的压强,这个技术也是对空气动力学的极致应用。相比涡轮,冲压空气能够在最小幅度增加零件和重量的情况下达到相似的效果。而冲压空气技术,也推动性能车型再次向着极速进发!
来源:网络转载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