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双城记:不一样的摩都和魔都
有两个mo都,一个在长江尾,一个在长江上游,一个是魔都,一个是摩都。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日本旅中作家惊异于上海的错综迷离与魔性神奇,称之为魔都。现在的上海不仅有中国最高的楼,也有中国最贵的牌照,一块不到三两重的沪A牌照将近40万,我数学不好,应该比黄金贵多了吧?
位于西南内陆的山城重庆是最大的直辖市,西部重镇,大开发的战略支点,巴渝文化的发源地,更是一个火辣辣的城市,火辣辣的火锅,火辣辣的脾气,火辣辣的妹子,诞生了嘉陵、建设、宗申、力帆、隆鑫等摩托企业,是国内摩托产量最大的摩都。
作为一个外地车友,有幸在这两mo都骑过摩托,也都吃过罚单,在魔都外牌闯禁行扣了3分,在摩都没有带行驶证,扣了1分罚了50块,算是留个记忆。关于这两个城市,也有很多不同的地方,仅凭自己短暂的了解做个对比,不周全的地方还请两地摩友见谅。
(一)
在魔都骑外牌是一场猫和老鼠的游戏,即便是本地牌照也分沪C和沪A,前者只能跑跑郊区,后者可以进城,但也有不少地方去不了,比如好多高架和隧道。(8万块的沪C牌照也进不了红色区域)
在摩都骑摩托,相对要自由宽松,不论哪里牌照,一视同仁,没有三六九等,当然也有些路段跑不了,比如一些快速路和高架。作为全国唯二的不禁限摩的省会/直辖市,重庆摩友已经幸福的不要不要的了。(外地摩友到解放碑)
(二)
在魔都,你会看到黄牌的沪A、沪C,也会看到蓝牌的沪A、沪C,还能看到一种叫做LPG的燃起助力车,车况大都破败不堪,跑起来全车叮叮作响,生怕一个减速带就散了,哦,对了,这种车似乎是不用戴头盔的。(LPG燃气助力车)
在摩都,摩托车牌照没有什么区别,即便是外地牌照也一样可以享受同等路权,不会被分成三六九等。
(三)
原以为魔都的牌照很贵,不会有太多人骑摩托,实际路上骑摩托的大有人在,蓝牌踏板、黄牌大排,拉人摩的、送货太子,马蹄哈雷、水平宝马,舒适大羊、红魔杜卡迪......简直是摩托车的万国博览会,摩托车的出现频率相当高,就连高架上也经常看到摩托车。不过常见代步的还是踏板。
原以为摩都不禁摩,又产摩托车,会到处都是摩托车,实际上看不到多少摩托,而大排量摩托更是难得一见,125、150跨骑居多,不过一个比较有意思的现象,不少送外卖的都骑着国产大跑车,看来质量还不错啊。
(四)
在魔都,摩托车店零散分布,没有集中的摩托车市场,摩托车品牌并不多,除了进口大贸基本都是一线的合资和国产品牌,为数不多的杂牌都上了蓝牌当助力车,神奇的是雅马哈155踏板居然是可以上蓝牌的。
在摩都,摩托车市场是比较集中的,大家熟知的老顶坡是较早的摩托车市场,前店后厂,各种越野车、狗儿车,这几年已经逐渐衰败,大公馆是目前摩托车店比较集中的地方,有五本、豪爵铃木、贝纳利、春风等一线品牌,也有江浙不知名的杂牌,看到一款高仿的巧格踏板,简直没皮没脸了。
(五)
在魔都,车行除了卖车还做些牌照的生意,这两年牌照市场比股市还刺激,比黄金市场风险还大,比房地产市场还变幻莫测。
在摩都,车行除了卖车还是搞金融服务,为买主提供各种消费贷款,可能从中获取的利益比卖车还多。
(六)
魔都的摩友对装备比较讲究,骑不同的车有不同的搭配,街车有街车的样子,拉力有拉力的派头,跑车有跑车的帅酷,即便是骑个小踏板也要打量一番,体现的是上海文化的精致。
摩都对于骑行装备在考虑美观大方、拉风帅气之外更加注重实用性,良好的骑行环境让摩都摩友更喜欢摩旅,一件反光马甲必不可少,团队骑行更有武威雄壮的感觉。
(七)
魔都地处平原,最高的山不过几十米,摩友想体验弯道的激情要么去赛道,要么花上半天去浙江山里骑行。魔都的摩友也非常重视骑行技术培训,在他们看来,跟几千块的骑行装备比,花个千把块学习技术,才是终身受用。
摩都建于山峦江河之间,地无三尺平,摩友骑上摩托就要上坡下坎,左闪右避,练就了过硬的骑行技术,不论是跑山和越野,都是高手如云。
摩都和魔都是两个气质差别很大的城市,摩托车的生存环境不一样,摩友的玩车方式也有不同,但是有一点是一样的,那就是摩托车的热爱。如果有可能,两地的摩友可以到对方的城市骑行,感受山城文化和海派文化的不同,喝着咖啡吃火锅看上去也挺搭配的。
来源:网络转载 有意思
页:
[1]